熱點關注
世界衛生組織發布《公共衛生領域應對癡呆癥全球狀況報告》
為了改善癡呆癥患者的及時診斷、治療、護理和康復現狀,減少全人群范圍內癡呆癥患者數量,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(WHO)及成員國啟動實施《2017-2025年公共衛生領域應對癡呆癥全球行動計劃》(以下簡稱“計劃”),提出7個行動領域:(1)將癡呆癥作為公共衛生優先領域;(2)提高對癡呆癥的認識;(3)降低癡呆癥風險;(4)加強癡呆癥診斷、治療、護理;(5)對癡呆癥患者護理人員和家人提供支持;(6)加強癡呆癥方面信息系統建設;(7)加強癡呆癥研究與創新。為了評估計劃進展,總結實施經驗,近期WHO發布《公共衛生領域應對癡呆癥全球狀況報告》(以下簡稱“報告”),從疾病負擔和社會成本角度分析了目前全球癡呆癥的患病現狀,并基于計劃的7個行動領域總結了近年來全球各國的進展。
該報告顯示,2019年全球有5520萬人患有癡呆癥,西太平洋地區癡呆癥患者人數最多(2010萬),其次是歐洲地區(1410萬)、美洲地區(1030萬)、東南亞地區(650萬)、東地中海地區(230萬)和非洲地區(190萬),癡呆癥的全球成本約為1.3萬億美元。預計到2030年,全球將有約7800萬癡呆癥患者,癡呆癥的全球成本預計將增加至1.7萬億美元。目前有50多個國家制定了針對癡呆癥的國家政策、戰略、計劃或框架,WHO各成員國在提高公眾對癡呆癥認識的實踐方面也取得了良好進展。
報告同時指出,在當前新冠疫情之下,需要全球各國政府、民間社會、私營部門、學術界和國際組織與癡呆癥患者、護理人員等相關方更好地協調合作。一是采取緊急行動,確保所有國家都有癡呆癥相關政策和計劃;二是加強衛生和社會保健系統,確保癡呆癥診斷、治療和護理的普及;三是制定癡呆癥護理人員資助方案和服務,減輕非正式護理負擔;四是提高各國的癡呆癥信息收集和監督的能力,維護癡呆癥健康信息系統,監測核心指標;五是全球各國要加大對癡呆癥領域的投資,加強癡呆癥研究,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國家。
- 沒有相關內容!
編輯信箱
歡迎您推薦或發布各類關于實驗動物行業資訊、研究進展、前沿技術、學術熱點、產品宣傳與產業資源推廣、產業分析內容以及相關評論、專題、采訪、約稿等。
我要分享 >熱點資訊
- 年
- 月
- 周